到底哪個才比較重要呢,嘴巴裡頭說出來的,或是心裡真正在想的?曾經以為後者是絕對的答案,看多了那種 ⎡ 其實他心裡很喜歡你 ⎦ 、 ⎡ 愛在心裡口難開 ⎦ 之類泛泛的美國電影,或是連續劇裡必有的 ⎡ 越喜歡越要欺負你 ⎦ 的戲碼,甚至是這個社會廣泛的價值觀,都讓人下意識的、完全不用思考的就選擇後者,感覺好像是一加一等於二一樣絕對。
但是呢、但是,如果沒有辦法傳達給對方的話,心裡所想的不就跟沒有存在過是一樣的嗎?接收到的資訊來自於另一個人的外在表現,說話、動作、任何一個在自己面前做出的行為,才能夠讓人感受到自己跟這個人之間的聯繫,而你心裡到底有些什麼樣的東西,不告訴我的話又怎麼能夠了解呢?
⎡ 其實我... ⎦ 這樣子的話也是要說出口之後才有用的,就像電影裡的旁白劇中主角是聽不見的的一樣,旁觀的人再怎麼明白,真正該知道的人卻一直都矇在鼓裡,到底是為什麼總是在出現一樣的劇情?
每一個人都害怕說出口之後的改變,既然現在的世界看起來也還可以,那麼就這樣子繼續下去就好了;然後那個最最重要的東西就這樣放在心裡,永遠不見天日。
二宮和也的日劇 ⎡ 天国で君に逢えたら(如果在天國遇見你)⎦改編自真實故事 ,飾演的是在癌末安寧病房工作的心裡醫生。 ⎡ 心愛的人即將死去自己卻無能為力的心情,不得不留下心愛的人,自己面對死亡的心情。⎦是每天在他的諮詢小屋上演的故事,後悔著當初只顧工作沒有好好與妻子相處的丈夫,或是直到現在都無法把深愛對方的心情說出口的家人,如果不是遇到了這樣的巨變是不是也不會有這樣的心情呢?
或是說根本就不會有這樣的自覺,即使這種感覺一直存在在自己心裡。明明是愛著的卻還是每天帶著工作的疲累回家大吵大鬧、明明是開心的卻總是說對方太過囉唆,直到那種可能永遠、從此以後再也見不到的的恐懼感出現,才驚覺自己從來沒有認真的把真正的感受讓對方知道,沒有讓對方感覺到幸福,但是其實時間已經所剩無幾了。
面對死亡之前,也就是所謂無後顧之憂的時候,才能夠赤裸裸的表現出真實的自我嗎;能不能夠再早一點發現,能不能夠再多一點點感覺到幸福的時刻呢。